“咱们村整合500亩地,争取上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蔬菜大棚,上脱水蔬菜生产线,开展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2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大家说说咱们村的发展这么好,是不是因为咱们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的结果?现在壮劳力不用外出打工就在家门口上班,年纪大的不当‘空巢老人’、小的不当‘留守儿童’,一家人和和美美,大家说这样好不好?”博爱县孝敬镇齐村党支部书记许不浪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用本村发展故事激励引导村民再创新业绩。
“前几年,半架山还是被人遗忘的角落,村民在下期城村党总支书记王圈带领下,种了桃树、苹果树,现在3000亩荒山野岭成了‘花果山’,年收入200多万元,村里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辈┌匚承3N窀毙3の庑憔谛蚕敖缴拿魉枷胧保亟彩隽撕璨值老缕诔谴宸⒄沽止档墓适?。
在博爱县乡村的田间地头、街心花园、居民小区、厂矿车间,活跃着像许不浪、吴秀军一批宣讲人员,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听得进的方式,讲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像一股股清泉流进群众心田,凝聚起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蓬勃力量。
近年来,博爱县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路径,精心打造理论宣讲“博学理论”新品牌,着力提升理论宣讲质效,目前形成了“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多层次立体化宣讲体系。
县级领导带头宣讲。成立县委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受到基层广泛好评。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学校制度,县委中心组成员到基层联系点、学校讲党课、思政课180余场。“百姓宣讲团”常态宣讲。孝敬镇齐村党支部书记许不浪进村入户宣讲齐心、齐力、齐家“三齐”村风、家风建设,鸿昌街道九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爱军依托“城市休闲小菜园”宣讲龙凤灯非遗文化传承,退休干部陈宝霞建立“育本讲堂”宣讲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宣讲品牌。分领域分行业广泛宣讲。县委直属机关工委、县卫生健康委、县妇联等13家部门成立宣讲小分队宣讲70余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围绕移风易俗、“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宣讲200余场。网络平台“微宣讲”。优化调整县级“新时代百姓宣讲员”15人,用好移动端,集中录制家乡新变化、红色革命故事等“微宣讲”视频,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听得进的方式宣讲,日点击人数达3000人次。
“通过理论宣讲,不仅打造了博爱县‘博学理论’宣讲品牌,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还切实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博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伟力说。(王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