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城市创建的时代命题下,近年来,山阳区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导向,以“民生温度”夯实创建根基,让文明创建从行政推动转化为价值认同,从环境整治升华为精神重塑。
强化结对帮扶,凝聚共建合力。山阳区以“结对帮扶”机制为杠杆持续深化创建合力,组织173家市、区直单位与社区缔结共建对子,与老旧楼院签订帮扶协议,锚定基础设施老化痛点,实施“一院一策”精准改造。在具体实施中,以楼院“微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为抓手,增加辖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公益广告宣传频次,营造浓厚氛围。每周五定点开展老旧楼院卫生清扫、中老年健康义诊等行动,焕新老旧楼院面貌,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阵地建设,常态化助力创建。为深化文明实践阵地、队伍、活动、项目、机制建设,山阳区4月份对辖区内所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为期4天的全覆盖式检查,按照实践所(站)的“六有”标准(有标识标牌、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制度、有项目),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通过实地查验(占比70%)、资料审查(占比30%),梳理出问题清单,并召开宣传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倒逼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从“迎检思维”向“日常履职”转变。
培育文明新风,强化示范引领。山阳区加强“河南好人”“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示范作用,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资源,今年以来,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学习、文明家风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500余人。同时,扩大文明创建覆盖面,推动文明创建向基层末梢延伸。5月23日,在202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山阳区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张冬香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山阳区定和街道丰收社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中星街道李贵作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创新文明实践,健全长效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宣传主阵地,开展2025年省级“新时代宣讲师”走进山阳区活动,覆盖各级文明单位代表及群众共230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共计5000余人分批次赴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各单位推送相关宣传链接,总阅读量超5000次。统筹开展“我在山阳区实践中心过端午”主题活动,以非遗体验为核心,覆盖60余人,让传统民俗在新时代实践中心焕发鲜活生命力。
站在精神文明建设新的起点,山阳区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常态化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群众获得感,为焦作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山阳力量。(记者 原文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