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今后我们就是您的孩子。”近日,市益路同行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走访独居老人家庭,当听到老人倾诉怕出门,只因怕听闻邻居谈及孩子的事情时,志愿者内心无不深受触动。他们的话,一下暖了老人心。老人抬起手背,抹了抹眼泪,说:“谢谢,你们都是好孩子?!?/p>

针对困难家庭与特殊家庭的走访活动,志愿者每月雷打不动地开展两到三次。在过去的2024年,该协会始终将目光聚焦于“一老一小”这两大重点群体,大力开展助学、助困、助老等一系列公益活动,累计支出147856元。通过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一老一小”群体面临的养老照料、教育资源匮乏等实际困难,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与善意。
“益童筑梦” 点亮希望
该协会自2023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市民政局的指导及各方支持下,积极开展活动,与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达成共识,全力保障公益项目物资。
围绕“一老一小”打造特色项目,该协会深度优化志愿服务品牌,创建了关爱孤寡老人、帮扶贫困学子等品牌项目。
“益童筑梦”助学项目作为该协会的核心项目之一,致力于为困境学生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该项目筹建之初,志愿者不辞辛劳,深入我市各县(市、区)实地走访,全面了解每一位困境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需求,确定帮扶名单。截至去年12月31日,该协会已资助困境学生212人次,发放助学款91485元。目前,该协会固定帮扶初高中学生和小学生26人。
如果说“一对一”助学是解困境生燃眉之急的话,那“一对一”陪伴师项目则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灵。该协会考虑到受资助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将在校大学生与受助学生结对,倾听受资助孩子的心声,排解他们的压力。
去年11月,在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的支持下,该协会开展了第二批陪伴师项目培训,30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学习,掌握了如何与困境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
来自河南理工大学的志愿者小张,在与受助学生小敏(化名)结对后,定期为小敏辅导功课。小敏原本数学成绩较差,在小张耐心细致的辅导下,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升。不仅如此,小张还经常与小敏谈心,帮助她排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目前,“一对一”陪伴师项目登记的志愿者有69人,分别来自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师专、焦作大学等。志愿者已成功帮助26名受助学生。
该协会在关注困境学生的同时,围绕“夕阳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老年人的公益活动,让老年人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小而美”服务精准
在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浪潮中,志愿服务组织作为一支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力量,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协会以“小而美”项目定位推出的“益童筑梦”项目,精准提升了服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在困境学生资助方面,该项目展现了志愿服务组织在融合模式下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与卓越服务效能。
通过对项目设计和实施提出具体要求,该协会加强质效管理,持续改进服务内容与实施方法,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向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大步迈进,确保每一个志愿服务项目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收获良好的社会效果。
坚守初心勇担当
回顾2024年,该协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协会成员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项目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服务的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等。面对这些问题,该协会制订了详细的改进计划。
该协会相关负责人宋红丽说,今年,该协会将继续坚守公益初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计划推出更多针对“一老一小”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特色项目,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人受益,也期待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共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迈向新的高度。(记者 朱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