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站区龙翔街道立足街道实际,以“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为抓手,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乡风文明培育为目标,通过选树典型、丰富活动、健全机制,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每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绘就了一幅“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的乡村文明新画卷。
“光荣榜”树先进,典型力量聚民心。龙翔街道聚焦“群众身边人、身边事”,深入开展“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围绕“好媳妇、好丈夫、好妯娌、好儿女、好婆婆、好邻居、好乡贤”等11类身边典型,通过“村民推荐、村级初审、街道复核、公示表彰”四步流程,确保评选过程公开透明、评选结果群众认可。截至目前,共计评选出9类光荣榜典型20余人。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定期组织“光荣榜”人物开展分享活动,让典型人物用接地气的语言分享孝老爱亲、诚信经营、邻里互助的故事,带动更多村民见贤思齐,形成“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多载体”育新风,文明实践润乡野。龙翔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群众日常需求相结合,开展多元化文明实践活动,让乡风文明“活”起来。在“传统节日”里传文明,春节组织“写春联、送福字”活动,端午开展“包粽子、话家风”主题活动,中秋举办“邻里宴、共团圆”活动,以节日为纽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服务”中践文明,组建“党员志愿者队”“巾帼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讲、关爱孤寡老人等服务,让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在“文化活动”中扬文明,举办“乡村大舞台”等活动10余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让乡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强机制”固根基,乡风建设见长效。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龙翔街道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尤其以移风易俗为重要突破口,为文明乡村建设保驾护航。建立“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双轨机制,在全街道11个村完成村规民约修订,明确婚丧嫁娶宴席规模、彩礼标准、殡葬祭祀规范等“硬杠杠”。同步指导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五会”组织,由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监督队伍,通过“表彰先进+奖惩并举”激发自治活力。村民李建国儿子结婚时,红白理事会主动介入,将彩礼从6万元降至2.8万元,节省宴席开支1.2万元,目前辖区各村彩礼平均金额较3年前下降60%,“人情负担轻了”成为村民普遍共识。
如今的龙翔街道,“乡村光荣榜”上的典型越来越多,移风易俗成效越来越显著,精神文明建设的氛围越来越浓,乡风文明的底色越来越亮。(通讯员钟轩)